close

之所以選擇去巴南圣燈山一游,是聽說此地與明代建文帝朱允炆有關。公元1399年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起兵反叛,侄兒建文帝朱允炆果斷平叛。經過三年苦戰,叛軍攻克南京,建文帝不知所蹤。相傳他逃出南京前往滇、蜀避難,曾來到巴南圣燈山鎮圣燈山隱居,躲避朝廷的追殺。因常登山遠眺,后人亦稱此山為“圣登山”,山中至今尚存一古井,建文帝常到此井取水,后人在井旁立一石碑,上刻“圣井”以懷念這位落難帝王。 我們一行驅車來到巴南圣燈山鎮圣燈山森林公園,進山門,拾級而上,迎面一座石牌坊高高矗立,橫額上刻“圣山靈境”,楹聯是“佛照圣燈光澤化綠海 龍披花彩旺氣成明珠”(相傳云豁寺僧將一巨型油燈置于玉皇頂,夜間靈光萬道,照亮四方,為迷路之人指引方向,為迷惘之人指點迷津,圣燈山由此得名),此聯頗有幾分普渡眾生,祈盼天下太平的慈悲心懷。但我更欣賞牌樓背面的一副楹聯:“出門路險要照顧好腳下,入世心花別失去自身”,這副極富哲理的聯句道出了做人要腳踏實地,稍有不慎就會摔跤的道理,官位再高也不要心花意迷而失去本性,橫額“覺悟”二字更是彰顯了道家參禪悟道的真諦。 我們由東山東面開始登山,沿途奇峰異石,令我們目不睱接,蟬鳴花香讓我們神清氣爽,山中的奇樹、珍禽、怪獸富有天然情趣,真個令人大開眼界。圣燈山因奇特、幽美、古老、驚險的自然景觀聞名遐邇,被人們譽為“川東小峨眉”。 我們循山勢而上,前方一塊大石上刻“蛇脫殼”三字,這是游人不可不來的一處景點。相傳很久以前,一條白蛇在此修道,道行漸深,但若要修成正果,須穿越一極窄狹的石縫,方可前往云豁寺朝圣,而此處又是當時唯一通往寺廟的必經之路。在穿越石縫時,由于身軀較大,白蛇身上的硬殼摩擦巖石紛紛掉落,最終傷痕累累才得以鉆出石縫。朝圣后白蛇果然成仙,蛇脫殼成仙的傳聞至今讓人津津樂道。后人據此附會:人要經過層層磨難,方可脫去災難,一生平安。大伙決定仿效白蛇,穿過石縫消除災難。經過一番努力,我們終于擠出石縫,顧不得身體擦傷,紛紛擊掌慶賀:“今天脫去災難,明朝一生平安。” 圣燈山最險處莫過“舍身巖”,此地山勢陡峭險峻,高數十丈的石巖令人生畏地擋在面前。筆者冒險登上用拇指粗的鋼條間隔2尺許嵌入巖石的“鋼梯”,手腳并用小心翼翼地攀爬而上,攀上巖頂,回望腳下,不免后怕。從舍身巖下行便來到“狗鉆洞”,只見數塊巨石阻隔道路,東、西、北皆是懸崖,崖高近60米,巨石壘迭下僅有一寬不足半米的窄洞可穿行,洞內難以直立,只可蹲立或躺臥,穿越洞內須雙手觸地腳蹬巖石,曲身貓腰前行或背枕石棱手腳并用一步一步朝前蹭。我們折騰了好一陣子才極其艱難地爬出洞口,出得洞來,一塊長方形巨石橫跨在出口的兩塊巖石上,其上刻有“狗鉆洞”三字,眾人相視大笑不已:“我們都當了一回‘萌犬'。” 繼續下行,道路就寬廣平順了許多,兩邊參天的松柏、杉樹,曲徑通幽的石板便道將我們引向一高地,站在此處極目遠望,云霧繚繞的連綿群山令人心曠神怡,云氣氤氳的天空在晚霞的輝映下猶如一幅五彩斑斕的圖畫。呼吸著清新可人的空氣,我不由想起清代詩人原敬德的詩句“斷崖幽壑神仙窟,不數江南淺淡山”,不正是圣燈山真實絕妙的寫照嗎? 據說圣燈山附近還有一處集驚險、刺激、好玩于一體的景點——佛影峽漂流景區,景區漂流段全長5公里,最大落差117米,最大垂直落差5米多,全程漂流用時2小時左右。那定然又是一處讓人驚喜連連的絕佳旅游勝地,可惜時間已晚,只好留待下次再來體驗。 沐著西墜夕陽的余輝,我們一行又駕車返回主城。 >>>更多美文:游記散文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igx24gj40w 的頭像
    igx24gj40w

    許志峰的部落格

    igx24gj40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